在国家刺激消费的大环境下,越来越多的人接受“超前消费”理念,市场上五花八门的“低息”“无抵押”“无担保”贷款信息铺天盖地,各种小额贷款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。部分借贷人因自身偿还能力不够逾期未还,进而被小额贷款公司、银行提起民事诉讼,成为“被告”。这样不仅增加了法院的诉累,借贷人的征信也会受到一定影响。
案情回顾
被告王某向某银行借款5000元,借贷时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,合同中写明借款期限为6期,借款日利率为0.065%/天,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3.85%,年化利率为23.4%,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,还款日为每月17日,并约定罚息为借款日利率加收50%计收逾期罚息。被告王某于2023年1月17日至2023年4月18日,每月如期偿还891.12元,后期王某因资金周转困难,经多次催促无果后,原告某银行遂将王某诉至法院,要求王某偿还本金、利息及罚息。
为有效将纠纷化于萌芽,止于诉前,办案法官积极联系被告对此事进行了调解,被告表示:“我不是故意不还钱,是真的手上没钱,再加上这个罚息越来越高,让我不敢面对”。在法官耐心地释法明理和不懈努力下,原告表示只要被告尽快将剩余本金及利息偿还完毕,就不追究罚息部分,并愿意主动撤回起诉,被告也充分认识到自己逾期不还款的后果,并表示会想办法找家人帮忙尽快将欠款还上。
法官提醒
小额贷款方便快捷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借贷人资金紧张的问题,但借贷人也要如期还款,一旦逾期,将要按照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,除此之外,还有可能背负信用风险。若遇到“黑心贷”,还将面临暴力催收等行为。如确实需要通过小额贷款解决经济问题时,必须注意以下几点:
一是要注意放贷机构是否有正规合法的资质,认真辨别小额贷款公司以及银行,切不可被表面的低息、免息、免担保所迷惑,在签订借贷合同时,结合自身的还款能力对借款金额、利率、期限等进行合理考量,谨防“利息刺客”。
二是切莫通过手机短信等发送的不良链接安装借款软件、APP等,贷款时下载的APP必须在正规平台进行下载。
三是借贷人要加强对贷款合同的审核,警惕贷款公司故意模糊或误导借款人对贷款利率的认知,一般正规的借贷年息不会超过24%。